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
胜利的出发点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管筱璞
图为干部群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供图)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历经荡气回肠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落脚点”,也成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点”。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来到这里,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镜头记录下这样一个瞬间: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同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后步出展厅,他们身后的展板上几个金色大字分外醒目——“胜利的出发点”。
“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用五谷杂粮滋养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支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回答“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时指出,“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
“抗大没有考试,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到延安来,这就是最好的考试!”回顾历史,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创办了30余所各类干部学校,抗大是这些院校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所学校。
“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描述抗大。就是这样一所“窑洞大学”,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坚决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10多万名军事和政治干部,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记者参观延安后曾说:“每一个窑洞里都装有若干‘炮弹’,将来这些‘炮弹’飞出去,就不得了!”
毛泽东高度重视抗大办学工作,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亲手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抗大课程设置上,政治理论课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经常给学员讲课。
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说:“在政治上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是光有这个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不够的,过了三年五年,就把它丢了,那还不是枉然?所以,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后,还要坚定,就是说,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延安这座革命的大熔炉里,党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把成千上万的革命青年培养成了坚定的革命战士。党的一大批干部在延安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各种文化知识,提高了理论素养,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正是因为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才从根本上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在陕西绥德县疏属山下的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展厅里有两行字十分醒目:“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端端地,这是关中话,稳稳正正地。”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解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
1944年9月,一位名叫张思德的普通战士,在陕北安塞烧木炭时牺牲。毛泽东在其追悼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讲演时指出:“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延安时期,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写入党章,强调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1946年,为答谢董必武的贺寿诗,60岁的朱德依韵和诗写道:“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寥寥数语,成为延安时期共产党人优良作风的真实写照,公仆也成为共产党干部的代名词。
1939年春,毛泽东在工作之余,经常同杨家岭的农民杨再忠、郭方成等谈话,详细询问他们的吃穿住行、庄稼长势等情况。1943年迁到枣园后,他得知当地群众吃菜难,就动员中央机关干部帮助群众修了一条全长10华里的水渠,可灌溉1200亩土地,群众给这条渠起名叫“幸福渠”。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朱德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交谈,帮助群众锄草,了解群众疾苦。每逢过年过节,他还把当地老乡代表请到自己的住处畅谈,王家坪周围的许多老人都是他的座上客。
延安时期,在毛泽东等各级领导干部的影响下,从中央到地方,不论是党政军民领导机关,还是社会团体,都涌现出一大批以身作则,能够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作风良好,深受人民信任和爱戴的好干部,成为真正的人民公仆。
“全党同志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重温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是共产党人的孜孜追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抗战时期,无数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冲破层层阻碍,无惧重重危险,前赴后继奔赴延安。当时的延安,物质匮乏、条件艰苦,为何如同磁石一般,成为有识之士向往的精神高地?
1940年2月,毛泽东在《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的讲演中概括了延安的“十个没有”:“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十个没有”全面反映了当时延安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这里有理想、有信仰、有民族的希望,令人向往。
“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延安时期,杨家岭是毛泽东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著名的“窑洞对”就发生在这里。“窑洞对”的要义,是回答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确保政权长期存在的问题。在“窑洞对”中,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监督政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党的自我革命。
我们党经过不懈努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必须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一件件打满补丁的衣服,一碗碗粗粝的小米饭,一孔孔简陋的窑洞,犹如一座座熔炉,熔炼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从西安到延安,这800华里蜿蜒山路,是用汗水和鲜血铺就的“信仰之路”。在共同的理念信念的感召下,这些热血青年在小米和大米之间选择了小米,在跋涉与安稳之间选择了跋涉,在无畏与苟活之间选择了无畏。
爱国华侨陈嘉庚曾于1940年回国考察。在重庆,国民党曾斥巨资招待试图拉拢他,但他却对铺张浪费、奢侈应酬颇为不满,更对国民党政府官员的纸醉金迷和贪污腐败愤懑不平。到达延安后,毛泽东专门设宴款待,最名贵的菜不过一味鸡汤。
陈嘉庚对海外华侨坦言,国民党军政大员有不少人是贪污的,联想到延安种种新气象,他不禁感叹:“中共统治区内,吏治之清廉,民心之归向,较诸蒋政府统治地区,又有天渊之别!”他由是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历史的发展,印证了这一判断。1940年后,不过5年时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又经过不到5年的时间,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辉煌胜利。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我们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又一次站在了胜利的出发点。
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